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20:27:00
王 慧
今年“5·19中国旅游日”的内蒙古自治区分会场活动在鄂尔多斯市举办,主题为“亮丽北疆邀您歌游内蒙古”。活动期间,“暖城”鄂尔多斯将推出各类文旅惠民活动,同时,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也用亮眼的文化成果,展现内蒙古的文旅风姿。内蒙古的每一寸土地都蕴藏着故事,要想真正读懂内蒙古,必须亲自踏上这片土地,感受策马奔腾的自由、奶茶弥漫的香气、文化交融的包容……内蒙古各地以旅游为媒介,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创新打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勾勒出迷人的草原底色。这片土地,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全世界发出邀约。
呼伦贝尔的冰雪那达慕“点燃”冬日草原 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那达慕大会上,射箭手们在激烈角逐。 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供图
“融合之路”铺就文旅新辉煌
呼伦贝尔市旅游谱写“同心圆”
被誉为“北国碧玉”的呼伦贝尔市,如今正全力打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以创新之姿开启文旅发展的全新篇章。
今年,呼伦贝尔市印发《打造“融合之路”文旅品牌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方案》,明确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形成“市级统筹、部门协同、旗市区联动”的三级推进体系,确保工作部署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品牌建设提供根本遵循。4月8日,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在北京举办“党建引领 文化支撑”呼伦贝尔大草原品牌推介会,正式推出“融合之路”文旅品牌。
据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壮美的自然风光,呼伦贝尔市精心打造“融合之路”主题线路,5月底将完成路书编制和发布,结合最美331边境旅游公路和五彩呼伦贝尔旅游环线,串联起嘎仙洞、扎赉诺尔博物馆等沿线文物遗迹、文博场馆和景区景点。这条线路以拓跋鲜卑根祖地鄂伦春旗为起点,沿着鲜卑南迁路线,串联起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和山西大同、河南洛阳等城市,将丰富的历史文物遗迹、绝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长廊。
沿着这条线路前行,游客可以在鄂伦春旗嘎仙洞感受神秘的原始气息,探寻拓跋鲜卑祖先的生活足迹;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纵马驰骋,领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风光;在额尔古纳市,欣赏蜿蜒曲折的额尔古纳河,感受中俄边境的独特风情。
除了历史文化之旅,呼伦贝尔市还推出了“旅游+红色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旅游+研学实践”等精品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在“旅游+红色文化”线路中,游客可以参观满洲里市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海拉尔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等红色景点,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旅游+乡村振兴”线路则带领游客走进阿荣旗新发乡东光村、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恩和村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农家美食,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旅游+研学实践”线路专为青少年设计,通过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交流活动,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埋入心灵深处。
为了提升“融合之路”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呼伦贝尔市将冰雪那达慕、扎兰屯杜鹃节、兴安杜鹃赏花季、鄂伦春族篝火节等大型活动和传统竞技赛事融入品牌打造,实现双向引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品牌注入无限活力。
每年夏季,呼伦贝尔大草原上都会举办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这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盛会,也是展示草原文化的重要窗口。赛马、摔跤、射箭等传统竞技项目精彩纷呈,选手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展现出蒙古族人民的勇敢与豪迈;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表演令人陶醉,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用优美的舞姿诉说着草原的故事;特色美食展销区飘散出诱人的香气,烤全羊、手把肉、奶茶等美食让游客大饱口福,展现草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那达慕大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让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深入了解草原文化,爱上这片广袤的土地。
随着“融合之路”文旅品牌的打造和推广,呼伦贝尔这片土地散发出令人向往的魅力。北京游客李先生说:“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那大草原的壮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让我沉迷,现在打造的‘融合之路’旅游线路更加让我期待。”
呼伦贝尔将继续加大对“融合之路”文旅品牌的建设投入,不断创新旅游产品和业态,加强跨区域协同合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让更多的游客沿着“融合之路”走进呼伦贝尔市,感受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独特魅力,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之约。
五角枫文化旅游季吸引游客前来打卡 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供图
万马奔腾共筑“同心结”
锡林郭勒盟用发展成果浇灌共同体之花
锡林郭勒盟以壮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八方来客。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立足地区特色,以文化为灵魂,不断丰富旅游供给,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之路。
茫茫草原,奔腾的骏马与洁白的羊群点缀其间,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锡林郭勒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蒙古族传统的长调、呼麦、马头琴等艺术形式以及那达慕大会、祭敖包等民俗活动,都展现出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了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如今的那达慕大会不断扩展活动内容,打破射箭、赛马、搏克男儿三艺“独角戏”模式,创新加入机车赛事、星空露营、草原旅拍、音乐节、非遗保护成果展等内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游客王燕飞感慨:“在节庆活动中,不仅领略到蒙古族文化的魅力,还结识了不同民族的朋友,感受到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氛围。”
旅游节庆吸引了大量游客,为当地各族群众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牧民开办特色牧家乐,销售奶制品、手工艺品;青年参与到导游、安保等服务工作中,实现增收致富。据统计,在节庆期间,锡林郭勒盟接待游客69.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4亿元。
龙舟作为一种历史文化载体,流传至今已两千余年,龙舟竞渡因其代表的爱国、拼搏精神流传至今。锡林郭勒盟文体旅游广电局用赛事赋能文旅的同时,以创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为理念,着力打造冰上龙舟系列赛事。旅游节庆活动促进了各民族在情感上的深度交融,让各民族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促进边疆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鲜活样板。
锡林郭勒盟以“蒙古马精神杯”蒙古马超级联赛、群众文化那达慕乡村“村晚”等特色文化IP为抓手,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推动马背经济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
“蒙古马精神杯”蒙古马超级联赛以竞技赛事为载体,将传统赛马文化与现代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比赛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骑手与蒙古马同场竞技,展示了蒙古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特质,吸引大量游客参与。联赛还带动了马匹驯养、赛事服务、文化衍生品开发等产业发展,形成了马背经济产业链,让传统游牧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
群众文化那达慕乡村“村晚”则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常态化开展歌舞表演、民俗展示、非遗传承等活动。在“村晚”现场,蒙古族长调、呼麦与汉族歌舞交相辉映,各族群众共同参与拔河、射箭等趣味比赛,欢声笑语中,文化差异成为交流的起点。牧民巴图感慨:“‘村晚’就像我们的大家庭聚会,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分享美食,越来越亲。”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互鉴与融合。
锡林郭勒盟坚持典型示范,走品质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已实施11个文旅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63亿元,新招商落地文旅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15.08亿元,新增3A级旅游景区4家、2A级旅游景区2家、国家乙级和丙级民宿各1家,有效推动了旅游业提档升级。
兴安盟盛开的杜鹃花热烈似火 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供图
夏日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以生机勃勃之姿迎接八方来客 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让民族交融成为日常风景
看兴安盟旅游里的交融密码
阿尔山的白桦林、美不胜收的天池、如霞似火的杜鹃湖……这一幕幕的醉人景色位于内蒙古兴安盟,那里文化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
近年来,兴安盟以“爱国、团结、文明、奋进、感恩”为主题,打造品质化、特色化、定制化,体现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精品线路,包括:“寻迹红色爱国”之旅、“团结互惠枫情”之旅、“雪域圣泉文明”之旅、“协作互助奋进”之旅、“不忘初心感恩”之旅。这5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品线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在“寻迹红色爱国”线路中,最受瞩目的要数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的乌兰夫办公旧址,跟着人流踏入这座始建于1936年的院落,眼前的青砖灰瓦将游客带回那段峥嵘的激情岁月。“这是乌兰夫同志当年用过的钢笔,笔尖都磨出了弧度。”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游客讲述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展台上摆着磨旧的马灯、打补丁的羊皮袄……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让游客们深切感悟到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
兴安盟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从不让旅游停留在观赏层面,而是邀请每个来客成为多民族交融故事的“临时主角”,在触摸、聆听与共舞中,悄然读懂“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意。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王天凤介绍,兴安盟致力于打造兴安盟那达慕季系列活动,推动天天那达慕成为全区公共旅游品牌。2024年兴安盟那达慕季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亿元,带动就业1.3万余人,全盟旅游人数和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网络宣传点击量超过10亿次,创造了历年那达慕之最,“杭盖草原乌兰毛都”名气更加响亮。
在去年8月的兴安盟扎赉特旗机车音乐节上,一首《赞歌》回荡在稻谷上空,这里正以音乐之名开启“稻梦之旅”。来自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乡、宝力根花苏木、努文木仁乡、图牧吉镇等地的学校师生、农牧民群众齐聚机车音乐节现场,以马头琴独奏、蒙古族传统舞蹈、腰鼓舞等形式多样的表演为群众献上文化大餐,独特的文化魅力与淳朴的农牧民风采携手“村TV”平台,为这场音乐盛宴增添了亮色。
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稻谷景区相关负责人说,“唱响北疆”农牧民“村TV”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凝聚民心,让老百姓自己演,把舞台让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把屏幕留给群众,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乡村振兴中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新风貌,展现村民新面貌。通过群众自发组织、广泛参与,让群众乐在其中,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过程中培育着文明乡风,有效增强了乡村凝聚力和向心力。
打造品牌文旅活动,不仅要抓住本地的特色文化,还要通过丰富旅游赛事、体验等环节来加快文旅融合步伐。兴安盟重点打造的“五角枫旅游季”系列活动,着力从特色演艺、景观布设和业态设置等方面为文旅“提鲜”“增色”。据悉,2024年兴安盟五角枫文化旅游季推出了“北疆枫韵”“丹枫迎秋”“草原艺术打卡”“枫林休闲运动生活节”“枫林联动”五大系列活动,旨在全面营造全域发展氛围,持续提升“与山盟、与水盟、与兴安盟”旅游品牌内涵和知名度,以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兴安盟秋季旅游热度与知名度,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当旅游不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让各民族成为彼此故事的主角,让文化成为连接心灵的桥梁,让发展成为共同奔赴的远方,那么,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牵手,每一次告别都是一次牵挂。或许,这就是旅游的最佳境界——人们在山水间行走时,不知不觉间把“我们”刻进了心里。
“融合之路”自驾活动 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25-05-19 20:27:00
2025-05-18 17:02:00
2025-05-18 13:02:00
情满养护路 荣休敬韶华——呼伦贝尔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尼尔基分中心暖心送别退休职工
2025-05-12 16:08:00
2025-05-12 14:31: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五道口金融论坛|对话周延礼:个人养老金制度应更好匹配中低收入群体的参与能力
2025-05-19
英伟达与特朗普访问中东背后:数十亿美元布局“主权AI”,剑指科技巨头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