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章网 手机版
中国 亿元 美国 万元 企业 公司 关税 项目 文化 记者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南阳:“互助保”为职工撑起“暖心伞”

7月,河南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刘金奇冒着大雨,专程赶到南阳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表示感谢。他攥着刚报销的互助金单据笑容满面地说:“我这次报销了1800元,很快就能到账!90元保费换来这么大保障,真是花小钱办大事!”

这是南阳市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总工会认真落实全国总工会“559”工作部署和河南省总工会“五大行动”“十件实事”工作安排,在全市范围内稳步开展职工普惠性医疗互助保障工作,进一步减轻患病职工的就医压力。

截至2025年5月底,南阳全市共有14.2万名职工参保,其中4329人次获助726.04万元。一张由工会编织的医疗互助保障网,给广大职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激活机制

2023年,南阳市总工会把“互助保”作为提高职工医疗健康保障水平、增进职工民生福祉的实际举措,出台《南阳市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实施细则(试行)》,构建“市总统筹、三级联动、专业运作”的工作机制。

“互助保”以工会主导、自愿参与、互助共济为原则,职工每年只需缴纳90元互助金,就可享受保障待遇。具体来说,职工因住院、慢性病治疗产生的合规医疗费用,经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后,个人自付的医疗费(起付标准金额除外)将按50%的比例获得补助,每人年度申领互助金累计最高可达10万元。

职工向工会干部咨询“互助保”

为了尽可能降低职工缴费负担,每人每年缴纳的90元互助金中,工会补贴1/3,职工个人一年只需自掏60元,就能享受最高10万元的互助金保障。南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坚持‘少取多予’原则,让职工花小钱享受大保障。”

2023年9月,南阳市中心城区开始推行“互助保”试点。为增加广大职工对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的了解,南阳市总工会组织专业团队梳理出清晰易懂的操作流程和关键要点,编制培训PPT和宣传手册,深入企业、机关、社区等开展“互助保”政策宣传。

在各级工会组织的持续发动下,315家单位的3.6万名职工率先响应,据统计,2023年9月至11月底共筹集互助金329.37万元、各级工会补贴109.8万元、南阳市总工会兜底补贴资金90余万元,为“互助保”的持续运行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

初期试点过程中,南阳市总工会积极宣传动员基层工会,做好对接服务和资料初审。根据试点效果,南阳市总工会组织调研、查找盲点,并深入研究与优化,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与经验,为后续在全市范围内顺利推广“互助保”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其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织密网络

2024年10月,“互助保”在南阳全市全面铺开。市、县、基层三级联动,织密职工互助保障网络,让服务更有温度、理赔更有力度、办理更有速度,不断提升参保单位和职工的参与率与满意度。

宛城区从试点开始,动员1万余名工会会员参加“互助保”,专人专岗跟进互助金申领服务;桐柏县通过单位初筛、工会复核双重保障,创新分时段办理,缓解开票拥堵,坚持用“百问不烦,百答不厌”的工作态度化解职工疑虑;邓州市成立专项小组,设立办事窗口并建立沟通平台,动态响应诉求;西峡县深入乡镇针对性宣传,为8845名职工办理参保,并建立服务群即时答疑。

2024年全年,南阳全市共有2317人次申领金额达388.97万元,平均每人次申领互助金1678元,申领率达到118%。超出筹资额的59.6万元部分,由南阳市总工会全额兜底。

在“互助保”的保障下,越来越多的职工享受到了实惠,减轻了职工家庭医疗负担。对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来说,“互助保”的作用发挥得更为明显。

2025年5月29日一早,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公司工会负责人和患病职工田甜(化名)一起,捧着锦旗,带着感谢信,来到南阳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信中写道:“集团2024年医疗互助报销金额10万多元,帮助了43个患病职工家庭,报销达到75人次……医疗互助给了我们患病职工生活下去的希望。”

扩大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南阳市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不但保费低、保障力度大,而且利用人保财险成熟的理赔系统,依托工会服务体系,理赔手续简单快捷,互助金可直接汇入职工提供的银行账户。

“互助保”在职工中推广后,南阳市职工服务中心的墙上挂满了职工送来的锦旗,这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会服务,受到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和充分肯定。现在,走进南阳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屏幕上跳动着一组暖心数据:日均受理20件申请,高峰日逾30件。

南阳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梁永生说:“医疗互助是工会服务大局的金钥匙。”下一步,南阳市总工会将重点开展三项工作:进一步扩大“互助保”的覆盖面,叫响做实职工医疗互助品牌;进一步优化服务,建立完善“互助保”服务网络,探索推进网上办理、掌上申领;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完善全市职工“互助保”管理委员会的履职机制,让每一分都用在患病职工身上。

(来源:《中国工人》2025年8月刊 作者:雷鸣 茹广成)

来源:中工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