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0:56:00
四月春深,万物蓬勃,正是各类应季水果争艳之时。在众多水果中,蓝莓备受上海市民青睐。有业内专家预测,我国蓝莓年需求量将达约100万吨,市场潜力不容小觑。我国蓝莓主要产地之一在云南,当地适宜的气候孕育出酸甜适中的优质蓝莓。
在上海市和普陀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昆明市东川区小江干热河谷农业科技产业园内(后称“产业园”),今年种植面积达1300亩的蓝莓,计划产量可超1200吨,其中超95%将端上上海市民的餐桌。
4月的云南气温已攀升至20多度,一般而言,冬季蓝莓采收已近尾声。
普陀区对口援助沪滇协作帮扶项目
但在上海市普陀区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的产业园内,记者注意到,蓝莓果实饱满,白色花粉覆盖着宝蓝色果实。十多名工人正小心翼翼采摘,现场忙碌而有序。这片产业园于2024年完成蓝莓种植改造,今年迎来首个丰收季。
昆明市东川区汤丹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杨磊十分开心地对记者介绍:“这片产业园改种蓝莓后平均每亩地产值可达7万元,较之前种植其他水果翻了10多倍。采摘高峰期有200多人上岗,他们的工资也涨到120元一天。”杨磊进一步表示,今年蓝莓产销两旺,承包种植地农业公司加在一起还要再给当地村集体分红120多万元,“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了!”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东川小江沿线河谷地貌独特,气候宜人、光照强烈,为蓝莓栽种提供了良好条件。自2022年起,上海帮扶资金在当地陆续建成75000多平方米的智慧大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适宜的气候、专业的大棚,使得东川冬季蓝莓11月底便可抢先上市,采收周期延迟至4月底,较传统土培种植延长约一个月采摘期。
承包了200多亩蓝莓种植区的金地农业负责人赵国金介绍道,目前产业园的蓝莓采用订单制销售,前一天订货,第二天采摘发货,“既保证了蓝莓品质新鲜,也确保了农产品不浪费。”
普陀区援滇干部、昆明市东川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金鸣介绍,智慧大棚可以有效防止自然灾害、病害、虫害,优良的控温控湿以及水肥配比、滴灌又可以防止作物缺素,种出的蓝莓花香味浓,香甜可口,“智慧大棚带动产业增收、帮助百姓变富,是‘带不走’的工具。”
昆明市东川区小江干热河谷农业科技产业园(受访单位供图)
经初步测算,在昆明市东川区小江干热河谷农业科技产业园内,今年冬季蓝莓产量将超1200吨,实现超9000万元的销售额。
好画质就选Mini LED!创维A4F4月28日震撼开售,打造同级唯一Mini LED观影新体验
2025-04-30 00:03:00
新黄浦:一季度净利润7758.57万元 同比增长2123.13%
2025-04-29 18:02:00
2025-04-26 20:35:00
2025-04-26 16:01:00
9家上市银行薪酬PK:6家人均年薪超50万,民生银行高管薪酬领跑
2025-04-23 15:16: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2025-04-30
2025-04-30
为人民群众假期出行保驾护航 湖南人保财险启动“五一”系列暖心服务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患者随访工作获2024年度全国第三名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