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8:47:00
【来源:杭州市卫健委_工作动态】
本期专家
程军
●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
擅长颅脑损伤,脑血管疾病,颅脑肿瘤,脊髓脊柱病变及相关手术。
本期看点
什么是脑出血
脑出血的高危人群
脑出血的症状与预防
1
起夜时手脚突然动弹不得
270斤男子脑出血进了ICU
36岁的杨先生(化名)平时工作很忙,加班多,常熬夜,吃饭不太规律,一到晚上就想来点宵夜……这让他的体重居高不下,一直保持在270斤左右。
半年前体检,杨先生查出了高血压,但他并未在意,也没有做进一步治疗,无形之中为意外埋下了祸根。
直到一天凌晨3点,他起床上卫生间,突然发现身体右半边像是被抽空了力气,无法动弹,于是家人赶紧拨打了120。
在被送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时,杨先生的血压达到了220/120mmHg,远高于正常值;右侧肢体肌力为0级,相当于完全瘫痪!经头颅CT扫描,患者左侧基底节区出血累及脑干,被诊断为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随后患者意识转为嗜睡,被收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
神经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程军主任医师与团队充分讨论后,对患者采取了降血压、止血,预防脑血管痉挛、应激性溃疡,保证心脑灌注等治疗措施,患者血压控制良好。
第3天,程军采用立体定向技术,为患者在全麻下行基底节血肿抽吸术(约25ml),术后头颅CT复查显示“血肿完全清除”,患者意识转清,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
得益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杨先生的血压稳定在130/80mmHg范围,右侧肢体肌力也恢复到了5级,还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瘦身50斤,最终顺利出院。
稿源供图
2
吸烟、肥胖、熬夜……
脑出血正在盯上年轻人
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是由于脑内的血管破裂,导致血液直接进入脑组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高血压,约有80%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因此脑出血也常被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长期的血压高会使血管壁变薄、失去弹性,在剧烈情绪波动或身体活动导致血压骤升时,薄弱的血管壁可能破裂,进而导致脑出血。
程军介绍,脑出血的高发年龄一般是45~60岁,但近年来,脑出血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尤其是肥胖、高血压且未规范治疗的男性群体,已经成为神经外科的“重点关注对象”。
脑出血的高危人群(可控性危险因素):
(1)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首要危险因素,然而却被大多数年轻人忽视,没有及时发现或接受正规治疗。
(2)吸烟饮酒者。长期吸烟可促发动脉硬化,使血管脆性增加。饮酒可引起血压增高或脑血流加速而促发脑出血。
(3)肥胖者。饮食不健康,缺乏锻炼,导致体重增加并引起高血脂、高血糖,这类人群最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脆性,使脑出血的风险提高。
(4)长期熬夜人群。脑部在高强度工作后得不到充足的睡眠时间,长此以往不堪重负,可能造成内部血管破裂出血。
3
做好这几点
离脑出血远一点
程军提醒,最好的治疗是预防,从控制高血压开始,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为自己和家人筑起健康的防线。
(1)控制血压。高压血是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定期监测血压,并通过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确诊高血压的患者要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因“无症状”自行停药。
(2)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切勿暴饮暴食,避免肥胖超重等情况。
(3)适度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4)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应尽早戒烟并限制酒精的摄入量。
(5)调整情绪。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紧张。
(6)避免劳累。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如果您发现身边的人有突发头痛、呕吐、肢体偏瘫、言语不清、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表现,务必要第一时间拨打120,以免耽误治疗。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如果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下,应采取措施保证呼吸道通畅:松开患者的衣领,保持卧位,头部倾斜向一侧,清除口腔的黏液、分泌物和呕吐物,以保持气道通畅。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2025-05-09 18:47:00
2025-05-06 10:03:00
女生晒电筒照手图被网友发现不对劲,检查后确诊血管瘤立马住院手术
2025-05-04 20:12:00
2025-05-03 19:42:00
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多措并举全力保障“五一”行业安全稳定运行
2025-05-01 08:29: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