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9 16:45:00
央广网北京7月19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7月16-18日,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在京开幕。作为第三届链博会同期活动,推介会汇聚全国粉类产业链130多家企业及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和流通渠道,共同探讨中国粉类食品全球竞争力提升路径。
中国粉类市场正以年均15%的增速突破千亿门槛,2024年整体规模超1300 亿元。然而,在高速增长背后,行业正面临原料波动、同质化竞争、渠道变革等多重周期挑战。“当前,我国粉类食品已成为贯通三产、激活内需的重要载体,但产业链长、环节多的特性,仍面临三重关键挑战。如何破解协同难的痛点?如何回应健康与可持续的诉求?如何抓住全球化发展的机遇? ”中国贸促会食品行业委员会秘书长沈志勇表示,破解这些挑战,将有助于粉类产业增加穿越周期的竞争力。
据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介绍,在消费升级、电商裂变与政策扶持的协同效应下,各类粉类食品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以市场规模来看,中国粉类市场上螺蛳粉占有约35%的份额、酸辣粉28%的份额、地方特色粉37%的份额。同时,中国粉类产品正在加速扩展国际市场,“以柳州螺蛳粉为例,行业规模从2020年的60亿元到2024年全产业链收入突破759.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68.7%;2023年螺蛳粉出口额8800万,卖到30多个国家,海外订单中,北美、东南亚占比超60%。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889.9亿元。”
“粉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其供应链体系系统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过程。”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纳食产业研究院院长司志刚认为,关键环节的供应链创新,往往成为打破发展瓶颈、开辟新增长曲线的决定性力量,目前粉类产业在工艺突破、风味标准、保鲜技术、质控跃迁、跨界融合等方面还需要加大创新突破的能力。
“2023年,我们曾做过一次粉面食品配菜消费者调研,在调研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消费者希望在粉面速食产品中添加哪些配料?消费者为我们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创意,比如油条、吸汁面筋、玉米粒等,但我们发现这些需求的落地都依赖技术的支撑。”司志刚解释,比如油条,目前主要是速冻为主,如何解决它的保鲜技术,做出在常温下搭配方便速食的产品,就需要我们在技术上进行创新。再比如吸汁面筋,目前市面上也没有适合冲泡的产品,需要我们在技术上创新,使得其适配我们方便速食。
王凤忠表示,目前粉制品的痛点一是风味与健康难以兼容,比如减盐失味、全谷物原料口感粗糙;二是粉制品加工技术缺口,比如品种选育、淀粉改性、风味靶向释放、清洁标签防腐等。在他看来,消费者健康意识快速觉醒,产业需要从“解馋速食”向“日常营养选择”升级。同时,一些细分需求尚未被满足,比如健康人群的低卡粉、银发族的易消化粉,这需要粉类产业链在差异化创新和功能性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向稳、向新、向优——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详解上半年工业经济
2025-07-19 17:42:00
链博会观察|从田间地头到全球餐桌,一碗粉如何推动产业链条升级?
2025-07-19 16:45:00
2025-07-19 14:03:00
2025-07-17 11:39:00
机器人板块持续获资金青睐,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今年以来规模连创历史新高,标的指数有望冲击五连阳,更具弹性优势
2025-07-17 11:23: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泰安市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绿化一所党支部牵头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19
向稳、向新、向优——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详解上半年工业经济
2025-07-19
2025-07-19
链博会观察|从田间地头到全球餐桌,一碗粉如何推动产业链条升级?
2025-07-19
广东省地方特色茶文化交流暨茶旅融合助力“五大百亿”活动在清远英德举办
2025-07-19
2025-07-19
2025-07-19
2025-07-19
累计确诊478例,通过“花蚊子”传播,感染风险上升!一地深夜发布告全体市民书
2025-07-19
2025-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