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章网 手机版
中国 美国 亿元 关税 万元 公司 企业 项目 文化 同比增长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孤勇者”身后的守护——记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贺丽远家庭

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关于表彰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决定》,贺丽远家庭入选全国文明家庭名单,贺丽远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名单。

贺丽远,一名昆明排爆警察。27年从警生涯里,他从最初的 “看到爆炸物,手抖得连工具箱都打不开”的排爆学员,成长为守卫社会安定、守护人民安宁的“拆弹专家”。他先后参与完成“GMS峰会”“海南博鳌论坛”“北京奥运会”“COP15”“南博会”等警卫防爆安检任务7000余场次,处置涉爆警情700余起,安全处理爆炸装置100余个、废旧炮弹500余枚,更率队取得涉爆现场处置零差错、零失误、零伤亡的优异成绩。战功赫赫的他,先后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提名)”、云南省“政法英模”、云南省“最美基层民警”、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云南省“最美家庭”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4次。

光荣背后,他的家庭故事却鲜为人知。

隐藏22年的“秘密”

贺丽远很少有机会回家,每当家人问起,他总是云淡风轻,“很好,不用挂念”。

直到2020年排爆手的故事“曝光”,家人才明白他从事职业的危险性。

贺丽远清晰地记得家里人刚知道他真实工作内容时的表现。

“姐姐打来电话,连声询问报道里的人是不是我,一边心疼、一边责怪。”“父亲特意在我回家时做了一桌好菜,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千万千万注意安全’。”“妻子在经历了焦虑和紧张后,趁着休息时间,乘坐5个小时客车赶往昆明,想当面看一看我有没有事、安不安全。”

在任务面前,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总表现得英勇无畏,可一旦谈起家庭,他总是心有愧疚。这是他的软肋。

贺丽远的父亲是一名老教师,更是一名老党员,从贺丽远记事起,父亲的形象便是伟岸的、严肃的。严格的教育锻造了贺丽远的硬汉性格,排爆工作又将其性格磨砺得愈加坚韧和执着。关于危险的任务,在家人面前,他一句都不提。

1998年,贺丽远从警校毕业,进入昆明市公安局工作,远在怒江州的父母十分不舍。当时,从怒江州乘车到昆明需要8个小时,选择警察职业,就是选择了报效祖国,选择了与家人聚少离多。

多年来,在家人眼里,贺丽远总是“出差”,短则半个月,长则半年。父母总是一句话:“好好工作,别操心家里,一切都好。”贺丽远肩上永远不会放下的是人民警察的担当与使命,但心中也充满了对家人的亏欠。也正是因为这些“负重”,更加坚定了贺丽远必须保护自己、保护战友周全的决心与信念。

向险而行的“孤勇者”

对于一名主力排爆手来说,排爆工作不是电脑游戏,而是需要自己独自面对生命危险,不畏艰难险阻,逆行而上、勇往直前。

多年来,贺丽远每天都坚持将拆解步骤在脑海里演练很多遍。“我要记住每一种装置、每一个步骤,才能确保每一次都全身而回。”这样的思考习惯,让他养成了特殊的“职业病”:不管进入什么建筑,他都会想,如果此处有爆炸物,它会在什么地方。他甚至会拿起遥控汽车进行思考,这个遥控装置,能遥控的范围是多大。他经常会待在一个地方思索很长时间,听到异常的响动,别人选择离开,他总是会不自觉地走上前去。

从警27年来,贺丽远处置了数百起涉爆现场,每一次处置,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处在危险的边缘。这些爆炸装置的形态五花八门,伪装手段一次比一次隐蔽,有的制作粗糙,有的先进,有水银开关的爆炸装置,也有定时爆炸装置……可贺丽远只认准一条:“这些爆炸装置,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必须上!”

“觉得危险,就不去了吗?”这是贺丽远如今教导年轻民警提问最多的话。面对战友,贺丽远总说:“既然自己有面对危险的经验和能力,就更应该挺身而出。”

伴侣成为彼此的“铠甲”

贺丽远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单身的时候几乎没想过自己的安全问题,有了家庭,我也时常问自己,干这行是为什么?”贺丽远说,一方面,拆弹工作需要“孤胆英雄”般的勇气和坚定,另一方面,这个“孤胆英雄”也需要被理解和支持。

贺丽远庆幸自己有一个包容和关爱的家庭。

贺丽远的妻子苏玫,在怒江州机关工作,平日里工作繁忙,而丈夫总是“出差”,她主动承担了照顾两家老人的责任。多年来,辛劳付出、无怨无悔。由于贺丽远“瞒”得严,苏玫也不清楚丈夫的具体工作,但实际上苏玫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贺丽远。

每次贺丽远外出执行任务,苏玫总是会耐心地叮嘱丈夫:“保重身体,注意安全。”

2017年,贺丽远的母亲不小心摔伤了腿,苏玫连夜将她送往昆明治疗。由于母亲心脏不好,不具备手术条件,只能选择保守治疗。当时,贺丽远正在执行任务。在母亲长时间卧床的情况下,苏玫悉心照顾她,直到贺丽远平安回来。

“执行任务千万要小心。” “放心,我没事,一切安全。”因为分隔两地,夫妻俩每天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对方的情况。贺丽远回忆,多年来,自己因为工作很少回家,妻子总是抽空乘坐往返需要10个小时的客车来看自己,一直在他身后默默支持着他。

携手从警路,无悔从警心,选择警察伴侣,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幸福。贺丽远和苏玫就是这样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在彼此的勉励中前行。贺丽远挺膺在前守护着人民与国家,而苏玫一直默默在背后支持、守护着贺丽远。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贺丽远又再一次逆行出发,而妻子的目光将永远注视着他回家的方向。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母昌买 王子仪

责编:李晓梅

编审:韩蕾

终审:周健军

相关报道>>>

祝贺!云南这些城市、村镇、单位、家庭、学校、个人获全国表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