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章网 手机版
中国 亿元 美国 万元 企业 公司 关税 项目 文化 记者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经济日报金观平:用好电商平台助农兴村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围绕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提出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提升网络消费质效。

发展农村电商,不仅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更是提振农产品消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先后发布《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并积极实施“快递进村”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数商兴农”工程等重点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持续扩大,达3.22亿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达69.2%,较去年12月份提升1.9个百分点,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扎根广袤乡土的新农人,踏入根植数字沃土的直播间,让农产品在数据流转中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的无缝衔接、从田间到餐桌的快速直达。

然而,互联网普及率提升的背后,农民有网络不会用、用不好的困境依然存在,数字鸿沟仍是横亘在乡村全面振兴路上的障碍。农民数字素养的短板,不仅制约着农产品潜力的充分释放,更关乎亿万农民能否真正成为数字时代的受益主体。

提升数字素养是固本之策。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核心在于强化针对性,构建适配乡村、适合农民的数字素养阶梯式培育体系;关键在于形成合力,通过政府搭台、平台赋能、院校支撑的三方联动,打造“教、学、用”闭环,培育一批理解互联网、玩转直播间的新农人,推动数字知识切实转化为发展能力。

重构算法逻辑是破局关键。防止优质农产品在电商低价竞争中被边缘化,应成为平台企业的关注重点。平台企业应持续优化算法推荐权重,建立价值导向的算法新范式,为优质农产品提供更多展示空间,为农民主播保留发展性流量资源。当算法从效率工具进化为公平调节器,方能疏通优质农产品的上行通道,电商市场也将回归“质价相符”的健康生态。

筑牢治理根基是长效保障。治理网络空间层出不穷的虚假谣言、营销套路等乱象,需探索构建法治与共治交织的防护网。作为电商业态的重要参与者,平台企业应压实主体责任,通过溯源技术确保产销信息真实可溯,建立分层认证机制引导诚信经营,让每一个商家、每一份产品都可查证、可追责,为农村电商筑牢信任基石。

当手机屏幕照亮丰收的田野,当数据串联起田间与餐桌,亿万农民将从技术接受者变身价值创造者。数字技术的深度赋能,将让数字时代的发展红利真正惠及广大农民,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