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章网 手机版
中国 亿元 美国 万元 企业 关税 公司 项目 文化 工作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布丁·早安丨地名里的重庆:南川太平场,那些被时光珍藏的“太平”印记

古道、廊桥、崖墓

勾勒出太平场的记忆

踏足此地

仿佛走进一部立体史书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跟小布丁一起走进

南川区太平场镇


太平场镇。图源:甘昊旻 摄(重庆日报)


太平场镇

位于南川区北部

东与乾丰镇与涪陵区龙潭镇接壤

南与黎香湖、 白沙镇毗邻

西与巴南区东温泉镇相连

北与涪陵区增福乡、巴南区丰盛镇接界


太平场镇

因太平场而得名

“太平”之名与境内的隔渡滩

太平桥、太平场有关

在建场修桥以前

往来太平一带需用船渡河

故名“隔渡滩”


至清代

因太平一带沿泥香溪两岸

十里平川,改称“太平场”

道光《重庆府志》记载

太平桥在南川“县西太平场”

民国《重修南川县志》记载

太平场俗呼隔渡滩

可见,自“隔渡滩”改称“太平场”以来

“太平”之名沿用至今


太平场镇

为南川开发历史最早的地区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都记录了许多故事


大河土碉楼。图源:南川发布


这里有渝黔挑盐古道翻山越岭

有隔渡滩头渔火闪烁

还有居住防御为一体式的大河土碉楼

……

众多故事和传说汇聚成厚重的人文底蕴


太平场镇

自古便是“脚踏三县”的交通要地

其北接古时的丰盛场

是通往木洞码头的必经之路

而太平场自身

也是川黔茶盐古道上的重要节点

商贾云集,货物运输繁忙


黎香溪河

自南向北流经此地

曾是阻隔商路的天然屏障

人们依托隔渡滩码头设渡通航

《南川县志》曾以“人物荟萃,铁舰楼船”

描绘过此处的繁荣景象

随着商贸发展的需求

太平廊桥应运而生


太平廊桥。图源:南川融媒体中心


太平廊桥

建于清光绪十二年

成为连接两岸、保障商路畅通的关键设施

为三跨二桥墩的简支梁式石木廊桥

廊道屋面向桥面两边出挑

能有效遮挡风雨

尽显古人建桥的实用智慧

现如今是太平场镇的地标性建筑


作为古道交通的重要载体

它不仅是两岸居民步行往来的便道

更承载着川黔茶盐古道上的商贸记忆

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太平场镇河沙村

河沙溪沿岸的密林之中

还藏着一处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

——雷劈石崖墓群


雷劈石崖墓。图源:南川融媒体中心


“雷劈石”因何得名?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女娲娘娘补天时不慎掉落了一块石头

恰好落入了太平场镇河沙溪

这石头自封河神

常兴风作浪、危害百姓

百姓们祭拜也无用

女娲得知后

令雷公电母处置

雷公闪电击中巨石

电母将其劈为两半

从此河水安宁

此石便称 “雷劈石”


距离雷劈石数百米的崖壁上

有一排方形洞窟

便是雷劈石东汉崖墓群

这是南川目前唯一发现有年代题记的东汉崖墓

也是南川境内目前最早的文字记载

对研究东汉时期川东地区历史具有较大价值

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廊桥载太平

崖墓藏往事

溪水在这里流淌了上千年

关于太平场镇的烟火故事还在继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