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21:17:00
4月22日,南方+潮州频道获悉,饶平县人民法院近期依法审结一宗不当得利纠纷案件,当事人因转错账陷入维权困境,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讨回钱款。
2022年之前,原告詹某某曾向其朋友詹某生借款。詹某某与刘某生则是在支付宝“蚂蚁森林”游戏中认识并添加为好友。2022年1月8日,原告詹某某本想将所借款项还给朋友詹某生,却由于疏忽,将同名不同姓的刘某生的支付宝误以为是朋友詹某生的,不慎把10000元转至刘某生的支付宝账户。
发现转错账后,詹某某立即联系刘某生,刘某生称该款已被“借呗”划扣,无法原路返回给原告,让其与支付宝公司沟通,或待其资金充裕后再来归还。詹某某联系支付宝公司进行申诉,但支付宝公司答复称需通过诉讼程序解决。
此后,詹某某又多次向刘某生催讨错转款项,刘某生置之不理。詹某某遂将刘某生诉至饶平县人民法院,要求返还10000元及利息。
饶平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詹某某由于不慎将本应转账给詹某生的款项直接转入至被告刘某生的支付宝账户,而被告刘某生账户余额随即被支付宝“借呗”划扣了逾期欠款。被告刘某生因债务减少而获得财产利益,其拒绝归还原告詹某某款项,导致原告詹某某的利益受到损失,被告刘某生在本案中获得的财产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其行为已构成不当得利。故法院判决被告刘某生应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返还原告詹某某不当得利款项10000元及利息。
法官提醒:
移动支付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支付方式,但由于错误对象、错误数额汇款而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在此提醒,在使用网上银行、微信、支付宝等电子转账进行资金交易时要仔细核对收款人姓名、账户信息、交易金额等,避免因失误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若发生错误转账,要及时保存证据,主动与误转对象及交易的银行、平台取得联系、协商沟通,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面对不属于自己的“意外之财”,要秉持诚信美德,及时返还,切勿心存贪念,妄图据为己有,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撰文:董志豪
【作者】 董志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明天10点抢券!河南1.5亿元消费券来了,最高满200减50
2025-04-29 13:06:00
【知识产权宣传周】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半小时化解两起知识产权纠纷
2025-04-27 13:51:00
2025-04-24 11:15:00
2025-04-23 01:45:00
2025-04-22 21:17:0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为人民群众假期出行保驾护航 湖南人保财险启动“五一”系列暖心服务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