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文章网 手机版
中国 美国 亿元 关税 万元 公司 企业 项目 同比增长 文化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闪电评论|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制定并出台《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以农民为主体,适合乡土农情、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创新创业活跃,能给农民带来稳定收益,对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具有重要作用。

运用“千万工程”,山东在行动。“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山东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措施,运用“千万工程”指导农村实践,取得了可喜进步。全省创建省级示范片区138个,带动市县建设片区1300多个,构建起梯次建设、分类推进的良好格局。示范带动下,山东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省农村路网规模达到26.4万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管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分别达到50%以上、95%以上。

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及时制定《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可谓是“及时雨”。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全省经济体量中占比很重。抓好乡村振兴,就等于抓住了现代农业的“牛鼻子”。《意见》提出,到2027年,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天上不会掉馅饼。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有赖于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

扬长避短,写好“特色农业”大文章。历经几十年改革开放,山东的特色农业优势愈加突出,除了传统农业,新兴农业产业也快速崛起。《意见》明确,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区域产业发展定位,重点培育打造粮油、果品、蔬菜、畜禽、水产、特色种植六大优势区。深挖“土特产”资源,省市县梯次编制乡村特色产业目录和规划,完善“13+N”培育体系。集聚要素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镇,构建“一县一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乡村特色产业格局。到2027年,特色产业产值过2亿元专业镇450个、产值超3000万元专业村700个,培育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40个。实施高效特色设施农业项目,整区域、整县制推进老旧设施改造提升。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全链条加强疫病防控,推动特色畜禽扩群增量。加强现代化养殖装备建设,促进海洋渔业提质增效。实施农业产业链“十百千”扩容提质工程,储备建设一批产业融合重点项目。开展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力争每个产业都有支撑链条,每个链条都有重点项目。

依托科技进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助力农产品加工业向高质量发展。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农产品转型升级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意见》提出,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高质量效益。支持大型农业企业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多次增值。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到2027年,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万家,营业收入达到2.5万亿元。支持产粮大县、畜牧大县、渔业大县分类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鼓励跨区县共建,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向产地下沉。年营收过百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过十亿400家、过亿元3500家,建设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2个。

文旅融合发展,以文促旅,打造文旅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山东是一个文旅大省,名胜古迹繁多,乡下古建筑比比皆是,乡下游、生态游等成为文旅新产业,成为文旅的新业态。《意见》提出,深挖传统村落文化价值,推动传统村落与乡村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到2027年,建成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1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00个,新开发10条齐鲁康养精品打卡路线。打造沉浸式体验小演艺、乡村体育旅游产品,培育夜娱、夜游、夜食、夜购、夜宿等“夜经济”,提振乡村旅游消费。

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潮水平江阔,经济大省挑大梁,奋发进取走在前。目标已经确定,未来前景可期。富民兴鲁、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让我们以《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指引,勠力同心、携手同行,打好乡村振兴翻身仗,打造一个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建设大而美、富而强的新山东贡献力量。(文/李红军)

相关文章